第十章 物理教學反思與評價
教師的發(fā)展是一種自我反思的過程,反思被認為是取得實際效果并使教師的教學參與更為主動、專業(yè)發(fā)展更為積極的一種手段和工具。教師在教學實踐中反思,不僅提高教師的理論水平,而且也提高教師的實踐水平。反思性教學是促進教師專業(yè)發(fā)展的有效路徑。
評價是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涉及教學工作方方面面的系統(tǒng)工程。它不僅關注學生的知識和技能的獲得情況,更關注學生的學習過程、方法,以及相應的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等方面的發(fā)展。有效地開展課堂教學評價是提高教育教學質量的重要手段。
第一節(jié) 物理教學反思
自20世紀80年代以來,隨著師范教育教學改革的重點從教學論、課程論的理論與實踐研究轉向教師素質教育理論與實踐的研究,許多國家掀起一場如何為21世紀做準備,提高基礎教育教師素質的教育改革高潮。反思性教學便是在這場世界性教育改革和實踐中蓬勃興起的一種教育理論,也是近年來備受歐美教學界青睞的一種促進教師專業(yè)發(fā)展的教師培養(yǎng)理論。反思被認為是取得實際教學效果并使教師的教學參與更為主動,專業(yè)更為積極的一種手段和工具。
一、物理教學反思的內涵與特征
1.物理教學反思的內涵
物理教學反思是指物理教師以教學活動為對象,對自己在教學中的行為以及由此產生的結果進行審視和分析的過程。這一活動以探索和解決物理教學活動中的問題為基本出發(fā)點,以追求物理教學實踐的合理性為最終目的。
2.物理教學反思的特征
(1)物理教學反思以解決教學問題為基本點,具有較強的創(chuàng)新性。這主要表現(xiàn)在兩個方面:一是作為實踐活動,物理教學的反思不是經驗性教師教學后簡單回想一下自己的教學情況的反思,而是一種可重復實驗的研究意義的反思。二是它用科學和人文統(tǒng)一的方式解決教學主體和教學目的以及教學工具等方面的問題,千方百計追求“更好地”完成教學任務。這使得參與物理教學反思的教師獲得了創(chuàng)造性思考直至創(chuàng)造性解決問題的機會。
(2)物理教學反思以追求教學實踐合理性為動力。教學中教師之所以要反思,主要是為了改進教學,這實質上是向更合理的教學實踐努力。許多反思性教學專家認為, “當人們努力追求合理性,并確證觀念與行動,以形成對現(xiàn)象的新的理解和欣賞時,就要激勵教師進行反思性教學”。
案例:一位物理教師在設計《平面鏡成像》一課的教學方案時,就曾幾度修改,反復研究,使整節(jié)課設計更趨合理。起初由于探究目標不明確,學生盲目探究,在探究過程中到底用玻璃還是用平面鏡做實驗,不清楚;僅給了學生兩根等大的蠟燭,學生不加思考去做實驗,這樣不利于學生深入理解像與物等大。經過反復思考以及教學實踐,對上述方案進行了修改。首先讓學生討論:①為什么用玻璃而不用平面鏡做實驗?②為什么一只蠟燭點燃而另一只蠟燭不點燃?③為什么用兩只等大的蠟燭?通過討論,學生明確了探究目標,然后再動手操作,這樣,學生操作順利,而且把兩只等大的蠟燭換為四根蠟燭,兩根等大,另兩根一長一短,很好地說明了像與物等大。收到了好的教學效果。
二、物理教學反思的基本類型
根據教師常規(guī)教學活動的內容及教學程序,反思性教學實踐一般有以下3種基本類型:
1.教學實踐活動前的反思
這種類型的反思主要在教學設計階段進行。要預測學生在學習某一教學內容時可能會遇到哪些問題,能否找到解決這些問題的策略和方法,而不是照搬現(xiàn)成教案,以“人思”取代“己思”,忽略所教班級學生實際。也不要過分依賴多年積累的教學經驗、習慣化思維而照抄以往的備課教案。針對這些問題,在備課時,要使新的教學設計建立在對過去經驗、教訓反思的基礎上,增強教學設計的針對性,逐步培養(yǎng)良好的反思習慣。作為一個反思型教師,在備課時經常會考慮這樣一些問題:(1)自己或他人以前在教授這一教學內容(或相關內容)時,曾遇到哪些問題?是采用什么策略和方法解決的?效果如何?(2)根據自己所教班級學生的實際。預測學生在學習這一教學內容時,可能會遇到哪些新的問題?針對這些新問題,可采取哪些策略和方法?
2.教學實踐活動中的反思
主要是解決學生發(fā)生在課堂教學過程中的問題,教師在反思中必須具備駕馭課堂教學的調控能力、應對課堂突發(fā)事件的教學機智(隨機應變能力)。如:課堂上學生提出的問題不在原先教學設計之中,你將如何調整?師生之間、學生之間出現(xiàn)爭議時,你如何處理?…...實踐證明,課中有效的反思,往往會收到意想不到的教學效果。
3.教學實踐活動后的反思
主要是課后對整個課堂教學過程進行思考性回憶交流,它包括對教學理念、行為、學生表現(xiàn)以及教學的成功、失敗進行理性的分析。備完課,上完課,不是教學的結束,而應當使課后反思成為完善設計、創(chuàng)新設計的延續(xù),回首反省,成功與失敗,高興與沮喪,機智與遺憾,以及瞬時的靈感,都是課后反思的絕佳素材。將這些東西加以回味,進行點滴的積累,通過簡潔的追記、整理,就為今后的發(fā)展、設計的優(yōu)化、教學素養(yǎng)和能力的提高奠定了基礎。如:當學生在學習某些教學難點出現(xiàn)課堂氣氛沉悶時,你是如何進行有效調控的?在課堂教學中哪些教學環(huán)節(jié)沒有按計劃施行?為什么?效果如何?是否出現(xiàn)了令你驚喜的“亮點”環(huán)節(jié)?這個“亮點”環(huán)節(jié)產生的原因是什么?假如你再教這一內容,教學設計方案還可以做怎樣的更改?等等。
請看兩則課后反思的案例:
案例1:一位物理教師講授“熔化與凝固”一節(jié)課,她首先利用大量的圖片,展示了一些常見的晶體與非晶體,使學生初步認識了晶體與非晶體。接著帶領同學們探究固體的熔化與凝固規(guī)律。為了激發(fā)學生的興趣,這位老師問同學們怎樣把水變成冰?同學們說:放到冰箱里去冷凍。老師說:今天我給每個同學帶來了一個小冰箱。聽到這里同學們異常興奮。然后教師讓學生把鹽倒入盛水的燒杯中,這樣不斷攪拌食鹽,燒杯中的水的溫度就會下降,把盛有水的小試管放到燒杯中,小試管中的水就會凝固。這個小冰箱對學生的刺激太強烈了,以至于接下來老師說的話,提的要求90%以上的學生都不聽,他們的興趣全集中在使小試管中的水變?yōu)楸。課下經過反思這節(jié)課,認識到應該首先明確實驗中應該觀察什么?記錄哪些數據與現(xiàn)象?溫度計使用時應注意哪些問題?實驗中應注意哪些問題?然后再介紹小冰箱,這樣安排比較合理。
在以上的課后反思中,教師通過對自己的教學進行反思,分析了與課堂教學有關的策略和行為,制定了改變教學行為的計劃。作為反思的結果,他將來的課堂教學很有可能會比以前更好。
三、反思性教學的反思方法
常用的反思方法有反思總結法、對話反思法、錄像反思法、行動研究法和檔案袋法等。
1.反思總結法
反思總結法是總結反思自己或他人教學實踐活動中的經驗與教訓的方法。反思總結的內容十分廣泛:可以總結反思自己在教學過程中產生的各種靈感頓悟,以及自己對教材、學生、教法等要素的理解;可以總結反思學生和同事的反饋意見;可以總結反思他人的寶貴經驗或失敗的教訓;還可以總結反思教學實踐中的“關鍵事件”。所謂“關鍵事件”主要是指對自己專業(yè)發(fā)展影響較大的事件(可能是一堂成功的課或者一堂失敗的課,可能是師生間的一次沖突,也可能是與專家的一次對話),要對“關鍵事件”進行反思,就必須對“關鍵事件”進行如實的記錄,這就要求我們平時關注對自己的教育觀念和教育行為觸動較大的事件,為事后回顧反思提供原始素材。
2.對話反思法
對話反思法是通過與其他教師的研討交流來反思自己的教學行為,使自己清楚地意識到隱藏在教學行為背后的教學理念,進而提高教學監(jiān)控能力的一種方法。對話反思法類似于我們平常采用的專題性的研討會。其操作程序為:
(1)執(zhí)教者圍繞研討專題上課,其余教師帶著問題聽課。
(2)執(zhí)教者闡述自己教學設計的主要內容以及這樣沒計的理論依據。
(3)執(zhí)教者與其他聽課教師展開對話,產生思維碰撞。
(4)執(zhí)教者根據討論結果重新修改完善教學設計方案,并寫出反思性總結。
通過這種反思,同行之間對課堂發(fā)生的問題進行對話,提出解決問題的方法,最后所有參與者共享形成的解決方案。
3.錄像反思法
錄像反思法就是通過錄像再現(xiàn)教學過程,讓教師以旁觀者的身份反思自己或他人的教學過程的方法。這種反思方法能起到“旁觀者清”的效果。這種方法的操作程序為:
(1) 上課和錄像。
(2) 觀看錄像,比較錄像的教學過程與預先的教學設計有什么不同。
(3) 反思評價(包括自我評價和聽課者或觀看錄像的人員的評價),評價主要教學環(huán)節(jié)所應用的教學技能和策略以及理論依據。
(4) 根據評價內容進一步修改完善原先的教學設計,寫出反思性總結。
在師范院校的微格教學中就常常采用這種方法。
4.行動研究法
行動研究法就是針對教學實踐中某個難以解決的問題,運用觀察、談話、測驗、調查問卷、查閱文獻等多種手段,分析問題產生的原因,設計一個研究方案,以求得問題解決的方法。行動研究法是一種自我反思的方法,也是一種在中小學比較盛行的教育研究方法。這種反思方法的操作程序為:
(1) 在反思自己或他人經驗與教訓的基礎上,確定自己所要研究的問題。
(2) 廣泛收集與該問題有關的文獻資料,請教其他教師,在此基礎上提出假設,制定解決問題的行動方案。
(3) 根據行動方案展開研究活動,并根據研究的實際需要對研究方案做出必要的調整。
(4) 收集研究信息,撰寫研究報告。
行動研究法不僅可以提高教師反思性實踐能力,而且可以提高教師發(fā)現(xiàn)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科研能力。
案例:陳老師是新老師,提出了一個困惑:有些物理題目,教師講了好幾遍了,但考試時總還有許多學生做錯。起初他認為是學生學習不夠認真或不夠聰明造成的。在教研小組會上,其他教師認為這個現(xiàn)象的原因一般不在學生而在教師。如果教師過多地灌輸式教學,學生的注意力和思維能力會下降,學習印象不深,效果不佳。大家建議采用能引起學生認知沖突的教學方法,如“改錯法”,進行教學。
陳老師在以后的教學中有意識地利用“改錯法”進行教學,他發(fā)現(xiàn)這樣的教學效果佳,教學效率高,能用較少的時間,使學生理解并且印象深刻,學生的錯誤率較低。后來陳老師總結出一篇教學經驗文章,從教育心理學理論上尋求“改錯法”與教學效果的關系的內在機制。文章認為,根據教育心理學的研究,沒有認知沖突的學習過程,學生對學習的知識難以有深刻的體會和體驗,學生也很難有學習成就感,所學的知識容易忘記,更難形成學習能力!案腻e法”的主要特點是在教學過程中合理地設置了認知沖突,強化了學生的注意焦點,促使學生的注意力高度集中在易錯的地方,使頭腦保持警覺和知覺集中,能使學生積極思維,故教學效果特佳。
5.檔案袋法
檔案袋法是以建立專題性檔案袋的形式促進教師不斷反思,從而提高教師反思能力的一種方法。在運用這種方法時。首先要根據自己的教學實際確定反思的專題并進行分類,如教育理論類、轉化差生類、課程開發(fā)類、物理教材教法類、物理實驗類、多媒體課件類、物理技術社會類、物理學家與物理學史類、物理復習與考試類、物理競賽類、物理課外活動類等。然后在每個專題下,由教師本人通過回憶與反思,自己記錄下自己在教學觀念、教學行為等方面的變化以及自己尚需努力之處。檔案袋建立的過程是教師對已有經驗進行整理和系統(tǒng)化的過程,也是教師自我反思、自我評估、自我教育的過程。
我們在運用以上反思方法進行反思性教學實踐時,要做到“三忌”:一忌形式主義。反思的目的是完善自我,而非應付檢查。所以,反思性總結的內容要真實,要有感而發(fā),有話則長,無話則短。二忌空泛冗長。反思性總結應寫得詳實、具體、準確,不應泛泛而談。三忌失真失用。反思性總結的內容應客觀、真實、實用。特別是反饋意見,更應客觀公正。此外,自己撰寫的反思記錄應常翻、常研,做到溫故知新,以促使自己不斷成長和進步。
交流與討論:
你認為專題性檔案袋應該怎樣分類?